產業新聞
成大研發鎵基漿 電子元件接合新選項
技術動態2021-02-19
隨著電動車、高功率電子元件的日新月異,零件與零件間的接合技術,也必須與時俱進,目前市面上應用於高功率電子元件的接合材料主流為銀漿料,鑑於市售銀漿料有成本昂貴、產品應用環境嚴苛的情況,為解決問題,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林士剛,帶領實驗室團隊創立「鎵合」,研發出以鎵基漿取代銀漿料來接合,不僅降低成本,更能達到更好的電性、機械特性等特徵。
「鎵合」團隊表示,其技術主要是利用暫液態接合技術,以金屬元素鎵為基底,製作新型漿料,取代現行昂貴之銀基漿料,且鎵漿料具有降低製程環境條件,延長接合處使用壽命、高熱傳導性等優勢。
由於鎵金屬低熔點特性,在需要接合的金屬零件間,只要塗抹鎵漿料,壓密後可在相對低溫且低壓的狀況下完成接合,並不會產生結構上相對較脆弱的化合物,可達成高結構強度等良好特性的結合體結構。
團隊表示,在成大圓夢計畫補助下,可以讓團隊清楚理解未來將實驗室成果轉型成商品時,該做好的準備,像是當技術轉接時,專利問題該如何保護,或是當進入商業階段創立公司時,所需要的人事成本及職位規劃,另有階段性資金的運用規劃,能夠促使實驗室產品商業化的進程加快。
而對於未來發展,團隊也設立完成產品實際應用測試,提升技術就緒並於實際場域驗證、並將實驗室所有可行專利材料商業化,成為專賣材料的科技等短、中、長程規劃目標。
返回
「鎵合」團隊表示,其技術主要是利用暫液態接合技術,以金屬元素鎵為基底,製作新型漿料,取代現行昂貴之銀基漿料,且鎵漿料具有降低製程環境條件,延長接合處使用壽命、高熱傳導性等優勢。
由於鎵金屬低熔點特性,在需要接合的金屬零件間,只要塗抹鎵漿料,壓密後可在相對低溫且低壓的狀況下完成接合,並不會產生結構上相對較脆弱的化合物,可達成高結構強度等良好特性的結合體結構。
團隊表示,在成大圓夢計畫補助下,可以讓團隊清楚理解未來將實驗室成果轉型成商品時,該做好的準備,像是當技術轉接時,專利問題該如何保護,或是當進入商業階段創立公司時,所需要的人事成本及職位規劃,另有階段性資金的運用規劃,能夠促使實驗室產品商業化的進程加快。
而對於未來發展,團隊也設立完成產品實際應用測試,提升技術就緒並於實際場域驗證、並將實驗室所有可行專利材料商業化,成為專賣材料的科技等短、中、長程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