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客戶服務 塑膠中心新聞
產業新聞

48K碳纖維項目上馬

產業訊息
2021-01-05
總投資達35億元人民幣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作為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4日正式開工建設。

中新社報導,該項目計畫至2024年全部完成,項目投產後,將改變中國大陸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推動大陸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助力「中國製造」。

在碳纖維行業內,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於48000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目前,中國大陸每束碳纖維基本處於1000根~12000根之間,稱為小絲束。48K大絲束最大優勢,就是在相同的生產條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纖維單線產能和質量性能,並實現生產低成本化,打破碳纖維高昂價格帶來的應用局限。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是中國大陸首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此次項目上馬,標誌該公司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產業化,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

項目採用自主開發的PAN(聚丙烯腈)基大絲束原絲、碳纖維技術,工藝路線為NaSCN(硫氰酸鈉)連續溶液聚合濕法紡絲原絲、氧化、低溫炭化、高溫炭化及後處理,建設2個原絲系列,產能2.4萬噸/年;3個氧化炭化車間,每個車間配置2條2000噸/年碳纖維生產線。

該公司已經產業化的大絲束碳纖維性能證明,原絲經過氧化爐炭化爐錘煉後,破爐而出時一身黑亮,成為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新型纖維材料。其力學性能優異,比重不到鋼的1/4,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並且還具有耐腐蝕、高模量的特性,被稱為「新材料之王」,也被稱為「黑黃金」,在各行各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碳纖維技術有著森嚴的技術壁壘,迄今為止也只有日本、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擁有並掌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