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美國高通防疫採用台灣穿戴IoT+醫療平台
產業訊息2020-12-25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任後,防疫勢將成為最重要的工作。在甫出爐的新冠疫苗全民施打發揮防疫效果之前,世界各國仍然要面臨冬季大爆發的感染壓力,正積極尋求任何能有效控制與防制的防疫科技,讓疫情能夠有效被控制。其中,美國通訊巨擘高通公司(Qualcomm)透過全球科技合作平台Qualcomm Advantage Network ,尋求創新成熟科技,來協助美國進行防疫篩檢與疫苗施打後,中高齡族群的即時健康監控。
高通智慧城市方案全球負責人Sanjeet Pandit透過長期合作夥伴Xingtera公司協助,找到來自台灣的智慧穿戴與遠距健康醫療平台公司蓋德科技(Guider Technology),經過數月的產品方案驗證與多次跨國會議討論,確認蓋德科技的遠距即時防疫科技平台雀屏中選。蓋德科技創辦人許賓鄉欣慰地表示,蓋德科技此次被選為合作夥伴,歸功於台灣提供了完整健康醫療服務系統整合能力。
台大醫院前副院長許世明教授指出,疾病的風險預測或疾病前期的診斷,都有一致性科學原則與個別應用的策略。許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的輕症感染者進展成重症的一些特徵,是可以透未病或初病大數據,經由風險分析演算所建構的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工研院生醫所強大的數據分析平台、結合如蓋德科技的行動遠距醫療(FDA認證)平台,為全球疫情的管控,貢獻心力,也將台灣的健康醫療ICT+雲端健康管理,做了最成功的呈現。另外,由於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匆促,施打疫苗的中高齡人群中,尚有許多健康風險無法完整掌握,為避免施打後出現嚴重副作用以及未知健康風險,可應用蓋德健康手環、健康管理箱與即時健康數據監管服務平台,來隨時監管施打者的心電ECG QT間期、血氧濃度、動態血壓、心率、體溫等重要生理參數變化。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博士提到,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工研院投入很多資源研究因應,台灣不只ICT強項,醫療服務也居世界領先,要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是可以信賴合作的夥伴。教授許世明為高通防疫科技平台提供了以台大經驗AllCare為基礎的即時健康風險管理AI平台,加上工研院生醫所創新的健康數據轉換引擎,配合蓋德科技新一代行動醫療平台,共同組成防疫科技團隊,為這一次的國際輸出合作贏得了亮麗的成果。高通的防疫科技服務平台將同步輸出除美國外,包含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斯里蘭卡、沙烏地阿拉伯、德國、瑞典等13個國家。
加值長照產業
全方位健康服務
疫情讓台灣的智慧健康科技被全世界看到,最大成功的關鍵在於由臨床專業主導的實證應用、搭配尖端科技平台的導入。而其中重點也在於數據必須能夠導出臨床實用的判讀解說、能夠有效教育使用者、發掘並解決問題。永齡前協理陳聖方也指出,智能健康的成功,關鍵在於工程師、臨床醫師、病理檢驗專家、流行病學研究、生物資訊統計等跨領域人才能否整合與通力合作。 未來人們無需常往醫院跑,就能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促進、疾病風險管理、疾病早期診斷治療與預防。另外,可以透過智能穿戴設備、居家健康監測設備,就能實施動態監測健康數據,精準掌握個人健康情況。人工智能可以精準全方位的健康服務,並可加值養生及長照產業,有效減少健保資源的浪費,提升全民健康。
不久的將來,台灣跨領域整合科技的成果,將通過精準健康管理的創新,運用人工智能、實證數據分析,為人們提供精準健管導引、全幅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風控與動態監測等服務,推動精準健康管理產業加快成熟發展,有助於健康區塊鏈產業的戰略布局。
發展智慧醫療
治疾病變管健康
今年CNBC舉辦的第3屆全球科技大會聚焦在「新冠肺炎應對策略」、「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數字化進程加速」等7個議題,會議強調醫療甚至衛生服務體系要把「治疾病」,轉向「管健康」。
拜登在擔任歐巴馬時期的副總統時,有一項著名的癌症登月計畫,歐巴馬呼籲通過這項全國性計畫永久治癒癌症,並任命拜登為計畫負責人,希望透過計畫能顯著提高癌症的生存率。教授許世明指出這也是台灣人工智能與數位健康可以貢獻參與的地方,包括:一、推進癌症的預防、早期篩檢;二、落實預防機制,建立癌症預防研究、宣導預防知識,降低人群癌症高危風險因素;三、整合患者數據,提高研究效率和加強數據共享,拓展控制與改善患者照護與倖存者教育,降低癌症死亡率。
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綜合世界發展趨勢與各國潛力經驗表示,台灣智慧健康發展有其堅實的基礎,台大醫院協助新竹生醫園區的設立、在20年前的願景已經鎖定在智慧健康與醫療,可謂極超前部署。許世明、李世光、吳政忠、林啟萬、蕭子健幾位教授都無役不與、歷經萬難艱辛,期望未來能有科技部等政府單位的協助,展現台灣智慧健康產業20年來的耕耘成果,在國際持續發光。
返回
高通智慧城市方案全球負責人Sanjeet Pandit透過長期合作夥伴Xingtera公司協助,找到來自台灣的智慧穿戴與遠距健康醫療平台公司蓋德科技(Guider Technology),經過數月的產品方案驗證與多次跨國會議討論,確認蓋德科技的遠距即時防疫科技平台雀屏中選。蓋德科技創辦人許賓鄉欣慰地表示,蓋德科技此次被選為合作夥伴,歸功於台灣提供了完整健康醫療服務系統整合能力。
台大醫院前副院長許世明教授指出,疾病的風險預測或疾病前期的診斷,都有一致性科學原則與個別應用的策略。許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的輕症感染者進展成重症的一些特徵,是可以透未病或初病大數據,經由風險分析演算所建構的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工研院生醫所強大的數據分析平台、結合如蓋德科技的行動遠距醫療(FDA認證)平台,為全球疫情的管控,貢獻心力,也將台灣的健康醫療ICT+雲端健康管理,做了最成功的呈現。另外,由於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匆促,施打疫苗的中高齡人群中,尚有許多健康風險無法完整掌握,為避免施打後出現嚴重副作用以及未知健康風險,可應用蓋德健康手環、健康管理箱與即時健康數據監管服務平台,來隨時監管施打者的心電ECG QT間期、血氧濃度、動態血壓、心率、體溫等重要生理參數變化。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博士提到,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工研院投入很多資源研究因應,台灣不只ICT強項,醫療服務也居世界領先,要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是可以信賴合作的夥伴。教授許世明為高通防疫科技平台提供了以台大經驗AllCare為基礎的即時健康風險管理AI平台,加上工研院生醫所創新的健康數據轉換引擎,配合蓋德科技新一代行動醫療平台,共同組成防疫科技團隊,為這一次的國際輸出合作贏得了亮麗的成果。高通的防疫科技服務平台將同步輸出除美國外,包含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斯里蘭卡、沙烏地阿拉伯、德國、瑞典等13個國家。
加值長照產業
全方位健康服務
疫情讓台灣的智慧健康科技被全世界看到,最大成功的關鍵在於由臨床專業主導的實證應用、搭配尖端科技平台的導入。而其中重點也在於數據必須能夠導出臨床實用的判讀解說、能夠有效教育使用者、發掘並解決問題。永齡前協理陳聖方也指出,智能健康的成功,關鍵在於工程師、臨床醫師、病理檢驗專家、流行病學研究、生物資訊統計等跨領域人才能否整合與通力合作。 未來人們無需常往醫院跑,就能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促進、疾病風險管理、疾病早期診斷治療與預防。另外,可以透過智能穿戴設備、居家健康監測設備,就能實施動態監測健康數據,精準掌握個人健康情況。人工智能可以精準全方位的健康服務,並可加值養生及長照產業,有效減少健保資源的浪費,提升全民健康。
不久的將來,台灣跨領域整合科技的成果,將通過精準健康管理的創新,運用人工智能、實證數據分析,為人們提供精準健管導引、全幅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風控與動態監測等服務,推動精準健康管理產業加快成熟發展,有助於健康區塊鏈產業的戰略布局。
發展智慧醫療
治疾病變管健康
今年CNBC舉辦的第3屆全球科技大會聚焦在「新冠肺炎應對策略」、「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數字化進程加速」等7個議題,會議強調醫療甚至衛生服務體系要把「治疾病」,轉向「管健康」。
拜登在擔任歐巴馬時期的副總統時,有一項著名的癌症登月計畫,歐巴馬呼籲通過這項全國性計畫永久治癒癌症,並任命拜登為計畫負責人,希望透過計畫能顯著提高癌症的生存率。教授許世明指出這也是台灣人工智能與數位健康可以貢獻參與的地方,包括:一、推進癌症的預防、早期篩檢;二、落實預防機制,建立癌症預防研究、宣導預防知識,降低人群癌症高危風險因素;三、整合患者數據,提高研究效率和加強數據共享,拓展控制與改善患者照護與倖存者教育,降低癌症死亡率。
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綜合世界發展趨勢與各國潛力經驗表示,台灣智慧健康發展有其堅實的基礎,台大醫院協助新竹生醫園區的設立、在20年前的願景已經鎖定在智慧健康與醫療,可謂極超前部署。許世明、李世光、吳政忠、林啟萬、蕭子健幾位教授都無役不與、歷經萬難艱辛,期望未來能有科技部等政府單位的協助,展現台灣智慧健康產業20年來的耕耘成果,在國際持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