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客戶服務 塑膠中心新聞
產業新聞

光寶把海洋垃圾變黃金

產業訊息
2020-10-02
光寶繼與齊輝環保科技合作,協助深受海廢保麗龍汙染的離島澎湖進行清運處理後,再透過與工研院材化所合作改質技術,將處理後的保麗龍,再製成生產鍵盤與滑鼠所需再生塑料,建構海洋垃圾變黃金循環經濟綠色產業鏈。

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高達800萬噸,80%海洋垃圾來自陸地,估計造成130億美元生態經濟損失。台灣每年產生1,200噸海洋垃圾,以塑膠瓶罐為首,其次為漁網繩索及發泡塑膠;其中約有245噸為保麗龍。

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工研院透過海廢保麗龍再生處理技術,將回收海廢塑料經過高效減容、純化、配方改質後增加材料剛性與韌性,成功開發環保高耐衝擊聚苯乙烯複材,可製成如3C、電子產品外殼或工業應用,符合循環經濟高值化產品需求,打造綠色產業鏈。

光寶與工研院合作,除將回收處理過的海廢保麗龍進行改質作業,更將改質後的再生塑料用於製造光寶鍵盤與滑鼠產品。光寶並為此產品設計全球第一款融入海龜保育桌遊的鍵盤、滑鼠包裝盒,其設計陸續獲得2019年reddot與2020 iF的設計大獎。

根據2019年台灣海岸廢棄物快篩調查,全台灣海廢重量高達646噸,其中體積占比最大為漁業用保麗龍、廢棄漁具(如漁網繩索和浮球)、塑膠瓶罐。不同於塑膠瓶罐已有完整的回收體系且皆已開發成再生材料及利用,海廢保麗龍體積龐大,載運成本遠高於回收利益,保麗龍處理已成為海洋廢棄物中棘手的問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