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煤灰再利用年產200萬噸 台電再推微藻固碳「海洋牧場」
產業訊息2019-10-10
台電以全煤灰應用於管溝回填工程之後,最近又進行微藻固碳計畫,研擬以電廠周邊的帶狀海域為範圍,養殖大型藻類,達到「海洋牧場」理想,未來也將研發煤灰應用於海事工程,配合政府填海造陸、海上風機等公共工程推展,開發更多樣化的產品及應用,實現循環經濟。
除了穩定供電,台電近年來也投入推動循環經濟,透過廢棄物再利用及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減少資源浪費。台電自2010年起,首創以全煤灰CLSM應用於管溝回填工程,至今累積近10年經驗,統計上百件工程的回填煤灰量已逾百萬噸,以電廠的煤灰為例,煤灰是台電最大宗的副產品,每年可產生高達200餘萬噸,以2010年為例,來自林口、台中、興達與大林電廠的煤灰,應用於管溝回填工程,當年即再利用15萬噸煤灰、減少2萬5千噸碳排放。
台電說明,由於台電工程多,開挖皆需使用回填材料CLSM(控制性低強度材料,Control Low Strength Materials),而既有CLSM多以水泥、砂石粒料與水等材料組成,由於煤灰部分特性與水泥類似,台電因而開啟全煤灰回填材料研發計畫,藉由煤灰再利用,降低回填工程水泥用量,並取代天然砂石,進而減少自然資源開採及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台電近年更拓展煤灰利用,研發煤灰綠建材,包括煤灰透水鋪面、高壓磚、植草等,目前已實際運用於台電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綠能生態園區、南部展示館戶外太陽光電迷宮區,台電大樓與電廠還利用煤灰塑木製成塑木椅,另運用於陶瓷藝術品與文創商品設計,陸續推出超擬真人孔蓋造型煤灰杯墊、線路絕緣陶瓷礙子燈座等生活小物文創品引發熱議。
台電表示,近來另計畫製作煤灰人工魚礁,仿照國外作法,於風電塔座基樁布置人工魚礁,搭配水產種苗放流增殖高經濟水產生物,讓風場變漁場,復育漁業資源;現階段正積極進行微藻固碳計畫,以電廠周邊的帶狀海域為範圍養殖大型藻類,達到「海洋牧場」理想,未來還將研發煤灰應用於海事工程,配合政府填海造陸、海上風機等公共工程推展,開發更多樣化的產品及應用,實現循環經濟。
返回
除了穩定供電,台電近年來也投入推動循環經濟,透過廢棄物再利用及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減少資源浪費。台電自2010年起,首創以全煤灰CLSM應用於管溝回填工程,至今累積近10年經驗,統計上百件工程的回填煤灰量已逾百萬噸,以電廠的煤灰為例,煤灰是台電最大宗的副產品,每年可產生高達200餘萬噸,以2010年為例,來自林口、台中、興達與大林電廠的煤灰,應用於管溝回填工程,當年即再利用15萬噸煤灰、減少2萬5千噸碳排放。
台電說明,由於台電工程多,開挖皆需使用回填材料CLSM(控制性低強度材料,Control Low Strength Materials),而既有CLSM多以水泥、砂石粒料與水等材料組成,由於煤灰部分特性與水泥類似,台電因而開啟全煤灰回填材料研發計畫,藉由煤灰再利用,降低回填工程水泥用量,並取代天然砂石,進而減少自然資源開採及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台電近年更拓展煤灰利用,研發煤灰綠建材,包括煤灰透水鋪面、高壓磚、植草等,目前已實際運用於台電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綠能生態園區、南部展示館戶外太陽光電迷宮區,台電大樓與電廠還利用煤灰塑木製成塑木椅,另運用於陶瓷藝術品與文創商品設計,陸續推出超擬真人孔蓋造型煤灰杯墊、線路絕緣陶瓷礙子燈座等生活小物文創品引發熱議。
台電表示,近來另計畫製作煤灰人工魚礁,仿照國外作法,於風電塔座基樁布置人工魚礁,搭配水產種苗放流增殖高經濟水產生物,讓風場變漁場,復育漁業資源;現階段正積極進行微藻固碳計畫,以電廠周邊的帶狀海域為範圍養殖大型藻類,達到「海洋牧場」理想,未來還將研發煤灰應用於海事工程,配合政府填海造陸、海上風機等公共工程推展,開發更多樣化的產品及應用,實現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