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客戶服務 塑膠中心新聞
產業新聞

石化高值化 成果豐碩

產業訊息
2014-11-19
↑經濟部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執行長林猷治(左起)、塑膠製品公會理事長蔡明忠及工業局民化組組長洪輝嵩、科長郭肇中等共同參與石化高值化成果發表會。圖/李淑慧


石化相關產業之產值占我國產業總產值達約1/3,石化工業更為我國經濟發展之重要產業;日前,經濟部工業局於11月17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展現推動石化高值化成果。

民化組組長洪輝嵩於會中表示,研發具風險性為眾所皆知,然而要將實驗室研發成果落實到商業化市場量產,中間所需之試量產放大研發,投入時間及經費需數年及億新台幣,更是另一艱困之課題,亦需企業CEO之決心;如能補足此階段之研發投入風險,對廠商而言無疑是獲利保證。

特別是,過去石化大廠中低價位產品銷售量大,但面臨新興國家低價競爭,現已無價格優勢,勢必邁向高值化發展。而石化大廠研發投資至少需20億元以上,且基礎材料從零到有極為困難,更需事前審慎評估。

工業局有感於此階段的重要性,自103年開始推動「關鍵化學材料缺口鏈結推動計畫(pilot plant)」,補助廠商投入先導性試量產設備的建置及產品驗證,加速業者商品化時程,今(2014)年度已補助3項關鍵化學材料產品,預計廠商投資試量產相關研發經費可達30億元以上。

經濟部早於100年12月成立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企圖利用各種政府資源完善適合投資石化高值化材料/產品環境,已排除20件石化廠投資高值化材料障礙,協助8家業者獲得技術處研發中心的補助申請,今年度高值化投資金額達250億元,相較於101及102年分別為138及197億元,石化產業投入高值化之比例有逐年上升之趨勢。

近來國際上貿易自由化盛行,特別是韓國最為積極,我國與韓國同樣都是中國大陸的主要進口國,且輸入產品品級接近;如今,韓國與中國大陸即將簽署FTA,關稅將分階段降為零, 到最後我國石化下游的中小企業將外移或關廠。

因此,經濟部一方面努力與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洽簽FTA,另一方面,由於貿易談判費時,在洽簽成功前需要協助產業繼續根留臺灣,所以經濟部於今年10月份推出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從推高值/質、展系統、育新興、補關鍵四大面向來穩固我國產業基盤,希望能向德國或日本等領先國家看齊。

同時也要擴大下游出海口;從101年開始委由塑膠中心與工研院材化所推動上中下游業者形成研發聯盟,迄今已開發出33項以上高值/質產品。今年度除了成功推出高氣密食品級金屬爪蓋矽膠墊片,並開發出多項具特色且高值的產品,如:農產品蔬果照護保鮮方面系列產品、熱塑性複材技術應用、高性能材料高值化應用、高性能橡膠彈性體材料應用,以及超高純度(98%)DCPD製的高爾夫球車後蓋等。

洪輝嵩強調,未來仍持續往石化高值化邁進,由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協助石化上游業者排除投資高值化原材料的相關障礙,同時要擴大出海口提高上游業者投資意願,所以請塑膠中心和工研院材化所,從現有產品之問題找出未來發展方向,藉由了解材料物理、化學性質與產品加工製程的專長,解決材料應用於高值化領域之困難點,甚至與異業結合學習,加快高值化腳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