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客戶服務 塑膠中心新聞
產業新聞

塑膠中心、藍鯨國際 帶民眾淨灘233公斤

產業訊息
2017-06-16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隔兩天,墾丁後壁湖海岸線,近百名民眾共同投入淨灘、淨海活動,撿拾233公斤的垃圾量,以台灣每日人均製造垃圾量來說,規模約將近300人一日的垃圾。​


「藍色海洋,鯨手守護」淨灘活動,號召近百人響應,推動海洋廢棄物循環再利用。 塑膠中心/提供​


專攻潛水用品行銷的「藍鯨國際」,號召潛水愛好者參與淨海。 藍鯨國際/提供

這場「藍色海洋.鯨手守護」淨灘淨海與環境教育活動,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透過「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採取從活動舉辦、垃圾分類、綠色設計、循環再製、開發綠色產品「一條龍」方式推動。活動細節則由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展中心與台灣中部潛水設備商──藍鯨國際有限公司(PROBLUE)共同執行,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協辦,結合了產、官、學、法人各界資源,民眾也加入行列。

藍鯨總經理賴建元出席活動時表示,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台灣有超過1,500公里的海岸線,適合發展休閒旅遊產業,因此希望能盡力維護海岸線的美麗風貌,特別號召潛水商店、教練,潛水愛好者、一般民眾,及法人、政府單位共同參與,維護台灣潛水活動的生態品質。

塑膠中心經理許祥瑞指出,「海洋廢棄物」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環保議題,塑膠品占了海洋廢棄物很大的比例,其實很多塑膠品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希望消費者不要隨手丟棄塑膠品,應該讓塑膠品進入工業循環再生製成產品;當天所蒐集的塑膠廢棄物,將與其他海洋廢棄物共同再製成其他商品。

塑膠中心透露,「藍色海洋.鯨手守護」拾獲的廢棄物除了台灣本地的物品外,也發現來自菲律賓、越南、香港、中國等地飄洋過海而來。該中心特別將這次活動的相關訊息透過World Oceans Day(世界海洋日)、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簡稱ICC,國際淨灘行動)、Project AWARE(海洋環保計劃)幾個網站發布出去,擴大國際能見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