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客戶服務 塑膠中心新聞
產業新聞

南亞永續紡織品 開花結果

產業訊息
2024-10-15

南亞致力發展各項創新的紡織永續製品,昨(14)日公布多項成果,包括推出織物化學回收絲、Chromuch節水染色原著色絲、Nyudex-TPEE新型彈性絲等多項產品。

 

南亞更透過聚酯再生的永續品牌「SAYA餘創」,在織物回收上有突破性進展,目前已取得48篇跨國專利,可透過獨特織物回收專利技術,處理舊衣及混紡織物,預計於2025年啟動全化學回收絲量產。

 

2024台北紡織展(TITAS)將自15日至17日登場,南亞也將在TITAS中展出多項環保永續與特殊機能產品。

 

為了解決目前服飾織品因成分複雜,導致難以推動Textile to Textile(織物回收再生)的窘境,南亞推出全方位織物回收方案,提供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並於此次TITAS展會首次公開SAYA織物再生藍圖。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分析,2023年全球聚酯纖維產量約7,100萬噸,回收環保纖維產量約900多萬噸,占比約13%,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環保纖維原料主要是寶特瓶,占比高達98%,僅約2%為紡織廠下腳料,其中一項主因就是廢棄紡織品的回收仍有技術難度。

 

南亞表示,該公司已領先業界建立聚酯舊衣及廢織物之收集與分類布局,為了確保織物來源穩定充足,南亞已向經濟部申請「網絡式聚酯纖維回收再生計畫」,鎖定國內料源、確保聚酯舊衣及廢織物回收。

 

南亞更利用多國生產基地布局的優勢,在美國南卡廠與越南廠設立織物回收基地,更與越南成衣供應鏈合作,建立完整的織物回收生態鏈。

 

南亞表示,該公司聚酯再生的永續品牌「SAYA餘創」,在織物回收上進行技術研發,目前已取得48篇跨國專利,含紡織品脫色、解聚及前處理技術等多項技術,SAYA透過獨特織物回收專利 技術,處理舊衣及混紡織物,預計於2025年啟動全化學回收絲量產。

 

南亞自2007年開始致力回收寶特瓶,生產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維產品,其中永續品牌「SAYA餘創」就是涵蓋所有環保再生產品線,從原料端做起,包括回收寶特瓶、廢棄邊角布料等,希望能找出讓其再生的解決方案,實現永續環保理念。

 

南亞舉例,SAYA品牌Rscuw織物回收絲,就是將原本被視作垃圾丟棄的裁切邊角料、降級布等回收再利用,結合約八成的寶特瓶回收絲製成,是台灣首家量產的規模化織物回收產線,更領先業界獲得GRS回收雙認證(消費前廢料Pre-Consumer Fabrics + 消費後空瓶Post-Consumer Bottles),並與知名戶外運動品牌聯合開發,預計於近期公開亮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