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客戶服務 塑膠中心新聞
產業新聞

PI膜綠色製程 助攻淨零拼圖

產業訊息
2023-10-05
聚醯亞胺膜(PoIyimide Film; PI膜)具備適用溫度廣、耐化學腐蝕等優點,可應用於薄膜或電子元件上,是電子通訊、電動車、航太奈米、液晶等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絕緣材料。

而在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下,各產業也不斷尋求綠色製造的方法,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補助下,花費十年研發出PI膜綠色製程,完成生產原料的回收再利用,該技術也獲得「2023年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PI膜綠色製程有別於高科技業習慣的生產模式,透過工研院高效率分離純化技術,幫助廠內自主回收生產原料到上游製程使用,減少生產原料的浪費,不只環保還能降低成本,協助業界實現永續發展與環境友善的經營理念。

工研院材化所技術經理黃聖夫觀察到,國內PI膜需求愈來愈高,也接到國內廠商詢問,希望了解是否有讓PI膜生產過程更環保的作法,為環保盡一份心力,於是便開始與團隊投入研究PI膜綠色製程。

黃聖夫與研發團隊從2012年便開始分階段進行綠色製程研發,他表示,由於新製程完全不同於國外同業的技術路徑,研發初期沒有前例可供借鏡,只能循序漸進慢慢摸索,前後總共歷經七個計畫專案,才完成全流程的最後一塊拼圖。

回想整個開發過程,黃聖夫坦言並沒這麼順利,有好幾次回收過後的溶劑純度和回收率不如預期,由於廠商有生產的壓力,所以每一次的系統測試與修改都是跟時間賽跑。看著廠區停滿上百台廠商特地租來的槽車,裡面滿滿待處裡的物料,讓團隊一度壓力非常大。

「過程中的壓力非常的大,研究成果不是99和100分的差別,而是能用和不能用的差別,能用就是100分,若不能用,系統蓋得再怎麼漂亮就只是裝置藝術」,黃聖夫說。

每一次試車,日以繼夜是家常便飯,經常一早進去,凌晨才離開,就寢前還要遠端連線監控系統,日復一日。

幸好在研發團隊不斷努力、反覆測試參數,並調整修改系統,才讓系統所有指標最終都符合預期。

研發成功後,合作廠商的財務長也眉飛色舞興高采烈地分享工研院技術幫助廠商省了多少錢,協助他們從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

該技術也應用至面板廠、電池廠,不僅幫助廠商提高產品競爭力,更直接減少產品碳足跡,幫助廠商邁向淨零永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