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科技部辦生醫論壇 跨域激盪微創與輔具創新
塑膠中心新聞
論壇與談人科技部謝達斌政務次長(右四)、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陳銘煌局長(右五)與塑膠中心蕭耀貴總經理(右六)和與談人共同合影。
圖/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提供
為促進國內生醫產業的創新發展,科技部 昨(3)日舉辦的「從臨床需求,看微創手術及智慧輔具相關產業未來發展論壇」,由塑膠中心籌辦邀集產官學研醫共17位專家齊聚,吸引上百位各界代表參與,科技部謝次長達斌親臨與談,期盼發揮中部精密與醫療產業群聚效應,推動微創醫材與智慧輔具發展,讓國內醫材能立足台灣前進全球。
從臨床需求看微創手術產業未來發展,彰濱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訓練中心副院長吳其翔分享,在新科技輔助下醫界採用微創技術挑戰傷口極小化,存在許多機械手臂高階醫材開發的新商機,透過本次論壇掌握過去醫材廠商無法製作出符合醫生臨床使用需求器材的缺口與落差,開啟合作的起點。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圖左)全程參與,表示科技部將加速協助,推動生醫產業群聚生態系創新。
圖/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
醫材公會副理事長黃大可、常廣與鐿鈦等中部微創醫材大廠分享,產業需要快速養成跨域整合開發與國際品牌行銷人才,加速跨越零件代工邁向發展高階系統產品;中榮總副院長呂炳榮以長期醫療實務觀察,微創手術器械市場缺乏可提升觸覺回饋與可重覆清毒使用的特色耗材,此為台灣業者可思考的產品發展機會。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左四)擔任論壇與談人,表示科技部將建全國內法規,加速建置智財市集。
圖/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提供
從臨床需求看智慧輔具產業未來發展,亞洲大學智慧輔具與復健科技研發中心主任李信達分享,長期照護人力的缺乏,讓智慧輔具的市場存在相當的成長潛力,中國醫藥大學 副校長 江宏哲以長期與上銀科技合作的經驗分享,建立良好的高度跨域整合溝通能力為新產品跨域合作開發的必要能力。
國內智慧輔具大廠國睦與上銀分享,輔具產品外銷需面臨各國法規與補助政策的落差,期盼政府成立法規研究智庫能直接幫助業者,上銀科技智慧機械人產品研發以復健、手術與安寧設備等為定位,分享醫材業者投入創新過程極需政府與監管單位考量法規面的設計,讓台灣能成為國際創新醫材研發的亮點展示中心。
科技部謝達斌次長(右三)、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陳銘煌局長(右二)、成大陳家進教授(左二)、塑膠中心蕭耀貴總經理(左三)於中科管理局合影。
圖/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提供
謝達斌次長表示科技部將會因應業者創新的需求,建全國內法規制度,加速建置智財市集,以及推動有利於加速醫材創新的併購系統,搭配中部地區精密機械、光學、輔具等產業優勢與週邊各大醫院臨床場域,以及有塑膠中心等研究機構投入協助整合串聯,中部將能發展形成良好的生醫產業生態系,以醫材產業帶動台灣再度開創美好的未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