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包材展107/6/29展場快訊
塑膠中心新聞2018-06-29


上午場論壇以「食品接觸塑膠產品 安全發展趨勢」為主題,由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驗證技術部徐惠民副理揭開序幕,從「國內外法規定的發展方向和物質管理發展趨勢」、「國內原料/添加劑/包材安全性驗證之推動」、「食品包材供應鏈安全管理趨勢」三大部分進行分享。物質驗證過程中需大量資金 與實驗時間,徐副理指出臺灣經濟結構 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無法如歐美大企業 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因此,臺灣應該先了解先進國家作法、快速學習其經驗,再回頭歸納、思考哪些作法能務實 地管理高風險物質。 徐副理先分別介紹美國、歐盟、日 本、中國現行管理模式並作比較,再分析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新研擬出的管理構想。上述三種規範皆屬預 市場管理,物質在進入市場前必需先 通過驗證,日本現行法規以後市場管理為主,讓產業自主管理,但正在規劃正面表列制度,透過掌握詳細資訊朝向預市場管理邁進。臺灣現況則與日本相似,是從後市場端釐清責任歸屬,延伸法規多且相對嚴格。徐副理強調亞洲不 同於歐洲飲食文化,習慣以熱食為主, 因此未來會納入特定高風險應用方式。 最後,徐副理分享中心願景為在東亞或亞洲地區建立流通機制,整合臺灣、中 國、日本、韓國驗證標準,為業者節省 時間金錢成本。 「食下包材趨勢 下午場論壇則聚焦在包材與新技術,中心研究員劉寬仁以「即食新世代!」,介紹即時商機下快速蒸煮包裝材與容器技術發展與應用。隨著外食人口增加,微波市場亦逐步成長,微波食品分裝容器、食品製程、保存期限延長 都成為包裝產業發展新方向。如何兼顧 發展和環境維護是全球產業共同議題, 近幾年來,各種替代性包材專有名詞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最後一場研討會「綠色永續包材!」則幫助聽眾釐清各種綠色包裝名詞、了解各別特性與分解方式,讓業者們能更順利在市場中發展。